脊髓損傷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常導致患者永久性的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傳統治療方法難以實現神經功能的完全恢復,而干細胞移植因其多向分化能力和修復潛力,成為脊髓損傷治療的新希望。近年來,多項臨床試驗和長期隨訪研究驗證了干細胞移植的安全性和潛在療效。
本文旨在綜述干細胞移植在脊髓損傷治療中的研究進展,特別是其長期安全性評估。目前,干細胞移植已在多項臨床試驗中展現出治療脊髓損傷的潛力,尤其是在改善神經功能和感覺功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干細胞移植:在脊髓損傷治療中的長期安全性研究
臨床案例: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胸椎損傷安全性長達五年臨床和安全性研究
2024年12月17日,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研究人員在行業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關于《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胸椎損傷的單中心Ⅰ期臨床研究》的長期臨床和安全性結果。

安全性評估:共有四名受試者接受了 NSI-566 脊髓植入,術后隨訪期為五年。所有受試者均對手術耐受良好,術后即刻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 (SAE)。移植后,兩名患者顯示出顯著的神經損傷水平(NLI)、運動評分及感覺評分的改善。受試者001在移植兩年后神經系統評分提高了兩個水平,盡管在五年時回落到一個水平;受試者010則在整個5年隨訪期間保持了一個水平的穩定神經系統改善。
臨床案例:間充質干細胞和雪旺細胞聯合治療脊髓損傷長達九年的研究
2024年1月25日,沙希德貝赫什提醫科大學在國際期刊《The Lancet》上發布一篇《間充質干細胞和雪旺細胞聯合治療脊髓損傷:一項為期 9 年的隊列研究》的研究結果

安全性評估: 2013 年 8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間接受自體骨髓來源的 MSCs 和 SCs 聯合細胞治療的完全性創傷性 SCI 患者。在研究期間未發現與研究干預相關的不良事件。 12 個月后,患者的 ASIA(運動、輕觸和針刺)評分、SCIM-III 總分和子量表(自我護理、呼吸和括約肌管理以及活動能力)評分以及 WHOQOL-BREF 總分和領域評分均有顯著改善。
臨床案例:多能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胸段脊髓損傷的十年安全性
2022年4月1日,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圣克拉拉谷醫療中心在國際期刊《JNS》上發布了一篇《多能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胸段脊髓損傷的十年安全性》的研究結果。

安全性評估:在臨床試驗的前 10 年中,98% 的隨訪參與者(每年 50 次就診中的 49 次)未報告與 LCTOPC1 相關的意外嚴重不良事件。沒有證據表明神經功能衰退、腫塊增大、脊髓進一步受損或形成空洞。在接受 LCTOPC1 細胞治療的患者中,長期隨訪期間的 MRI 結果顯示,80% 的患者表現出與損傷部位組織基質形成一致的 T2 信號變化。
總結
綜上所述,干細胞移植在脊髓損傷治療中表現出良好的長期安全性,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或并發癥。多項臨床試驗表明,移植后的患者不僅在神經功能上有所改善,部分患者的神經疼痛也顯著減輕。這些研究為未來的治療策略提供了重要參考,有望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若想了解更多關于脊髓損傷和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內容請點擊此處!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