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型糖尿病(T2D)在中國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干細胞療法作為再生醫學的重要方向,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與傳統以血糖控制為主的治療方法不同,干細胞技術有望修復受損的胰島功能,從根本上改善胰島 β細胞狀態。
近年來,中國多家醫療機構和科研團隊已開始探索干細胞治療T2D的臨床應用,為數以千萬計的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那么,國內究竟有哪些醫療機構、科研單位和細胞治療中心,正在開展這一前沿療法呢?接下來,我們將一一為您盤點。

2型糖尿病干細胞治療中心如何選?國內最新機構盤點與就醫指南
一、什么是干細胞治療中心?和醫院有什么區別?
傳統醫院主要通過藥物、手術或生活方式干預來管理糖尿病病情,而干細胞治療中心則專注于利用干細胞技術修復或替換受損組織,是科研與臨床結合的重要平臺。
這些中心通常依托大型三甲醫院或科研機構,集科研、臨床治療和技術轉化于一體。它們具備符合國際標準的細胞制備和質量控制體系,能夠保證細胞產品的高純度和安全性,為臨床應用提供堅實支撐。
與傳統醫院不同,干細胞治療中心不僅提供臨床治療,還承擔著科研攻關、技術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多重使命。
它們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細胞制備與質控體系,確保細胞產品的高純度和安全性。
二、我國干細胞治療中心的特色與定位
中國的干細胞治療中心在過去十余年中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不同機構根據自身科研實力、醫院資源和社會合作模式,走出了三種較為典型的發展路徑。
它們共同推動干細胞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也構成了我國干細胞治療體系的核心基礎。
1.科研主導型中心:以技術創新和臨床轉化為核心
此類中心通常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頂尖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基礎研究、干細胞機制探索、技術原創性突破為主要特色。科研主導型中心往往具備從“細胞來源—分化技術—動物驗證—早期臨床試驗”全鏈條的能力,是推動前沿技術向臨床轉化的關鍵力量。
如:北京大學鄧宏魁團隊研發的化學重編程多能干細胞(CiPSC)分化來源的胰島細胞(CiPSC-胰島),屬于國際領先技術。該團隊利用CiPSC成功治療了1型糖尿病患者,并在一年隨訪中實現完全停用外源胰島素,展示了中國原創干細胞技術在代謝類疾病中的突破性成果。
這種模式強調“科學驅動”,科研成果一旦成熟,即可推動早期臨床試驗,為臨床應用奠定科學基礎。
2.臨床應用型中心:強調落地實施與標準化治療路徑
這類中心通常隸屬大型醫院,重點在于推動干細胞技術進入真實世界的臨床場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療方案。其優勢在于醫院擁有大量患者數據、成熟的臨床科室及倫理體系,因此更適合開展規范化的臨床研究與治療服務。
如2025年10月,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啟動的細胞治療中心,作為青海省首個細胞治療中心,它深度融合干細胞再生醫學與免疫細胞治療兩大前沿技術,強調讓先進技術盡快“落地”,幫助當地患者享受到一線治療。[1]
這類中心屬于“臨床驅動模式”,更注重治療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規范化路徑。

3.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推動成果從實驗室大規模走向臨床
此類中心由醫院牽頭,聯合生物醫藥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建設,形成集研發、制備、質控、臨床試驗和產業化為一體的體系。
核心優勢是能夠實現:
- 細胞技術的規模化制備
- 質量體系與監管體系對接
- 臨床成果的快速轉化與推廣
- 區域性創新能力建設
如:2025年10月29號,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合多家生物工程企業成立的“荊州干細胞再生醫學聯合實驗室”。平臺整合了醫院的臨床資源和企業的技術力量,實現了“醫院負責臨床、企業負責工藝、科研單位負責創新”的協作模式。這種模式可快速推動干細胞療法從探索階段進入標準化、規模化的應用階段。[2]
該模式代表了未來干細胞行業發展的趨勢,強調跨界融合與產業落地。
三、國內知名的2型糖尿病干細胞治療中心及研究方向
為了讓2型糖尿病患者更直觀了解我國干細胞治療的真實進展,以下總結了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科研與臨床機構,它們分別在干細胞制備、創新技術、臨床轉化等方面形成了不同優勢。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國內較早開展T2D干細胞臨床試驗的團隊:301醫院多次開展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靜脈輸注研究,公開報道顯示,治療后患者的血糖、胰島素分泌及胰島β細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整體研究規范、數據透明,是國內較早布局糖尿病干細胞療法的醫院之一。[3]
2.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國家I類干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單位:該院參與國家I類干細胞新藥E10I的臨床試驗,是目前國內真正進入“藥品審評體系”的項目之一。醫院已啟動T2D患者招募,重點驗證干細胞在胰島保護與代謝改善方面的安全性與有效性。[4]
3.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中心/上海長征醫院——全球首例T2D再生胰島移植:程新團隊利用自體iPSC分化內胚層干細胞,構建再生胰島(E-islet),并完成全球首例在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移植治療。移植后患者血糖穩定、胰島素用量減少,療效維持時間長,是目前國際最具突破性的案例之一。[5]
4. 北京吉源生物科技——基因修飾干細胞(升級型):吉源生物開發GLP-1+FGF21雙因子表達的基因修飾干細胞,已獲NMPA受理。該方案屬于“功能增強型”干細胞,通過基因工程放大代謝調節能力,被認為是下一代糖尿病細胞療法的探索方向。[6]
5. 北京大學鄧宏魁團隊——構建五類內分泌細胞齊全的人源胰島:該團隊利用iPSC成功構建包含α、β、δ、ε、γ五類細胞的完整胰島,在動物模型中可精準應對血糖變化、避免低血糖,并具備明顯降糖效果,為未來“可替代胰島”的療法奠定新路徑。[7]
6. 上海長征醫院(臨床部分)——多名患者實現停用胰島素:依托再生醫學中心,醫院已幫助多名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后停用胰島素,并建立了規范的療效評估體系(血糖動態監測、C肽、β細胞功能等),在臨床落地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7. 上海瑞金醫院——構建細胞治療閉環,提出“瑞金方案”:瑞金醫院擁有完善的細胞制備、質控、臨床實施體系,在糖尿病干細胞治療方面提出“瑞金方案”,具有標準化程度高、診療流程清晰的特點,是國內細胞治療最成熟的平臺之一。
8.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區——國家首批備案單位,多病種布局:作為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首批備案醫院之一,該院建立“制備—質控—治療”一體化平臺,干細胞在糖尿病、肝衰竭、神經修復、自免疾病等多個領域均已開展臨床探索,體系完整、覆蓋面廣。
9.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科研與臨床并舉):該院不僅參與國家級臨床試驗,也從科研角度推動干細胞在代謝疾病中的應用探索。專家認為干細胞有望成為繼藥物、手術之后的“第三種治療路徑”,代表了未來代謝病治療的重要方向。[8]
四、吉林中科: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的產業化示范力量
在國內干細胞領域中,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林中科”)不僅在神經干細胞方面成績突出,在代謝類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干細胞治療上同樣形成了“科研—制備—臨床”全鏈條優勢,是國內少數真正具備干細胞產業化能力的綜合型平臺。
為什么關注吉林中科?(對標國際趨勢的3個核心價值)
① 轉化導向:聚焦2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細胞治療
吉林中科圍繞胰島損傷修復、免疫調控和代謝改善等方向布局干細胞產品,與國內多家三甲醫院搭建合作體系。這種“臨床需求反向驅動研發”的模式,與國際細胞治療從“實驗室成果 → 臨床產品”的主流趨勢高度一致。
② 區域集群:構建東北干細胞技術與糖尿病診療的產業平臺
公司依托長春高新區的科研集群優勢,打造了覆蓋細胞制備、質量檢測、臨床轉化的技術中心,為區域醫院提供T2D干細胞聯合治療、細胞制劑制備與技術轉移,形成東北具有代表性的細胞科技集群。
③ 合規透明:具備正式掛牌資質,更利于開展規范化臨床合作
吉林中科于2016年掛牌新三板,治理結構透明,便于在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療領域與醫院、科研機構開展長期、合規的合作,符合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規范化管理要求。
機構概況與能力體系
吉林中科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專注干細胞、免疫細胞研發與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于長春市高新區硅谷大街,擁有6000平方米多功能實驗樓、GMP級細胞制備車間,是國內覆蓋最廣的胚胎與成體干細胞制備基地之一。
其在干細胞制備、保存和質量控制方面長期積累,為T2D細胞療法(如間充質干細胞MSC、胚胎干細胞衍生前體細胞等)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產品基礎。
科研團隊與技術平臺
吉林中科聯合多位國內外專家建立了多層次科研體系。通過多年積累,吉林中科已形成“研發 → 中試 → 規模化制備”的完整體系。目前已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覆蓋胚胎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內胚層前體細胞等多個方向,為糖尿病干細胞新技術轉化奠定研發能力。
T2D治療探索與臨床合作
吉林中科在糖尿病方向的技術布局主要集中于:
① 胰島β細胞保護與再生技術:通過MSC及特定分化前體細胞,調節炎癥微環境、促進胰島修復,改善胰島素分泌能力。
② 免疫調控改善胰島素抵抗:借助干細胞的抗炎、免疫重建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利用效率。
③ 與三甲醫院開展規范臨床研究:其合作醫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是國家首批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雙方在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領域已開展多項聯合研究,部分患者在干細胞輸注后實現了血糖改善和胰島功能提升。
截至目前,吉林中科已累計為上萬名患者提供干細胞移植治療,其中包含大量代謝病及糖尿病并發癥患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國際合作與影響力
吉林中科在國際交流方面同樣活躍,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沙特等多國機構保持合作,推動干細胞技術在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應用研究。多個國際疑難病病例經由吉林中科團隊參與治療,獲得良好反響,增強了其在全球細胞治療領域的話語權。
五、患者如何正確選擇與接觸正規中心
面對越來越多的干細胞治療宣傳,患者如何正確選擇與接觸正規中心至關重要。
確認資質:優先選擇國家衛健委備案的三甲醫院或與這些醫院有正式合作關系的科研機構。
了解技術路線:不同的干細胞治療中心可能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患者應根據自身病情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目前主要技術路線包括靜脈回輸、動脈注射和靶向介入等。
理性看待療效:要認識到干細胞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改善糖代謝、延緩并發癥進展”,而非簡單地“根治糖尿病”。對宣稱“根治糖尿病”、“一次治療終身受益”的機構保持警惕。
考慮經濟因素:了解干細胞治療的費用范圍,做好經濟準備。目前干細胞治療費用較高,且多數未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咨詢專業醫生:在決定接受干細胞治療前,最好先咨詢內分泌科專業醫生,全面評估自身病情是否適合干細胞治療。
六、未來展望
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的未來充滿希望,多個發展方向值得期待。
技術優化:隨著鄧宏魁團隊研究的深入,未來干細胞治療將更加精準、安全。他們建立的可精確調控五種內分泌細胞比例的胰島制備體系,實現了通過工程化定制胰島細胞組成,重現天然胰島的雙向血糖調控功能。
這一進展為干細胞來源胰島的臨床轉化提供了進一步的安全保障,有助于加速糖尿病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進程。
應用拓展:未來干細胞治療將從2型糖尿病拓展到更多疾病領域。工程化間充質干細胞技術的潛力遠不止于腫瘤領域,其獨特的歸巢能力與基因編輯靈活性,為治療炎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提供了全新思路。
政策支持:各級政府將繼續加大對干細胞產業的支持力度。如廣州市黃埔區印發的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資金支持、審批優先、國際拓展、生態建設四方面全鏈條提供了相關的支持。
產業化加速: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政策的明確,干細胞治療將加速產業化進程。如工程化MSC采用異體通用型設計,支持規模化生產,大幅降低治療成本。
結語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從患者體內獲取體細胞重編程為iPSC細胞,再定向分化為胰島樣細胞移植回患者體內,這一技術路徑已展現出巨大潛力。
隨著更多臨床數據的積累和治療方案的優化,干細胞治療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成為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療手段。
對于眾多糖尿病患者來說,這一天到來得越早越好。
參考資料:
[1]https://www.qhuah.com/html/7859421226.html
[2]http://www.shashi.gov.cn/ssqxw/ssyw/202510/t20251029_1048593_zzb.shtml
[3]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15d64946578e36140423a3d121b19805?utm_source=chatgpt.com
[4]https://www.sohu.com/a/939523934_122504239?utm_source=chatgpt.com
[5]https://www.shkjdw.gov.cn/c/2024-05-07/532130.shtml?utm_source=chatgpt.com
[6]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4a12378135369729519de434dd3abe25?utm_source=chatgpt.com
[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353143
[8]https://health.ycwb.com/2025-08/22/content_53621794.htm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