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么是慢性腎病?
- 慢性腎病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 患上慢性腎病的原因
- 如何診斷慢性腎病?
-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原理和機制
-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植入方式
-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臨床案例
-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 治療慢性腎病的輔助療法
- 討論
慢性腎病是一種逐漸發展的病癥,其特點是腎功能的持續下降,最終可能導致腎衰竭。目前,CKD的治療主要依賴于藥物治療、生活方式的調整以及在病情嚴重時進行透析或腎臟移植。然而,這些方法往往無法根治疾病,且伴隨一定的副作用和風險。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為慢性腎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本文詳細介紹了什么是慢性腎病,慢性腎病的癥狀類型是什么樣的?以及干細胞療法在慢性腎病中的原理機制、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臨床案例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慢性腎病?
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腎臟功能長期、緩慢地進行性下降,導致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和/或腎臟結構異常的疾病,持續時間通常超過3個月。CKD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小球腎炎、多囊腎病等。
慢性腎病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在大部分腎臟遭到破壞之前,慢性腎臟病不會引起任何癥狀。一旦腎臟嚴重受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癥狀可能包括
- 惡心
- 嘔吐
- 食欲不振
- 疲勞和虛弱
- 睡眠問題
- 排尿增多或減少
- 頭腦不那么清醒
- 肌肉痛性痙攣
- 腳和腳踝腫脹
- 皮膚干癢
- 難以控制的高血壓
- 如果肺部有積液,則會出現氣短
- 如果心內膜周圍積液,則會出現胸部疼痛
您還可能有任何導致腎臟問題的疾病癥狀。
- 詳情請瀏覽(慢性腎病的癥狀)
患上慢性腎病的原因
- 糖尿病。
- 高血壓
- 心臟病或心力衰竭。
- 肥胖。
- 年齡超過60歲。
- CKD 或腎衰竭家族病史。
- 急性腎損傷 (AKI) 個人病史
- 吸煙和/或使用煙草制品。
- 詳情請瀏覽(哪些病因會導致慢性腎臟病?)
如何診斷慢性腎病?
慢性腎臟病的診斷始于病史。有腎衰竭、高血壓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會引起醫生的警覺。不過,要確診您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病,還需要進行其他檢查,例如
- 全血細胞計數:全血細胞計數可顯示貧血。您的腎臟會制造促紅細胞生成素,這是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會刺激骨髓制造紅細胞。當腎臟嚴重受損時,制造促紅細胞生成素的能力就會下降。這會導致紅細胞減少,即貧血。
- 電解質水平檢測:慢性腎功能衰竭會影響您的電解質水平。如果患有慢性腎臟病,鉀含量可能會偏高,碳酸氫鹽含量可能會偏低。血液中的酸性物質也可能增加。
- 血尿素氮檢測:當腎功能開始衰竭時,血尿素氮可能會升高。正常情況下,腎臟會清除血液中的蛋白質分解產物。腎臟受損后,這些副產品就會堆積起來。尿素是蛋白質分解的一種副產品,也是尿液產生異味的原因。醫生可能會檢查尿液是否有積聚。
- 肌酐檢測:隨著腎功能的衰退,肌酐會升高。這種蛋白質也與肌肉質量有關。
- 甲狀旁腺激素(PTH)檢測:腎臟和甲狀旁腺通過調節鈣和磷相互作用。腎功能的變化會影響PTH的釋放。這會影響全身的鈣水平。
- 腎血流和掃描:腎臟掃描是一種腎功能成像研究。
- 腎臟超聲波:這種無創檢查可提供圖像,幫助醫生確定是否存在梗阻。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原理和機制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AKI)的機制涉及多種生物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免疫調節作用:間充質干細胞(MSCs)能夠通過調節免疫反應,促進巨噬細胞從促炎型向抑炎型的轉變,抑制炎癥細胞的浸潤,并減少干擾素γ的產生,從而發揮保護作用。
- 抗炎作用:干細胞能夠抑制全身和局部的炎癥反應,減少腎臟的損傷。
- 抗凋亡作用:AKI期間,腎臟細胞可能會發生程序性死亡,即凋亡。干細胞能夠分泌抗凋亡因子,如生存素(survivin)和Bcl-2家族蛋白,從而保護腎臟細胞免受損傷。
- 抗氧化應激:干細胞能夠減輕氧化應激,保護腎臟免受進一步損傷。
- 促進血管新生:干細胞能夠促進新的血管形成,改善腎臟的血液供應。
- 旁分泌作用:干細胞能夠通過旁分泌途徑分泌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細胞外囊泡mRNA、miRNA及蛋白質,這些成分可能介導干細胞的腎保護作用。
- 組織修復和再生: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力,能夠分化成腎細胞前體細胞,并可能參與受損腎臟組織的修復和再生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干細胞有助于替換受損的腎臟細胞,恢復腎臟功能。
- 抗纖維化:干細胞有助于減少腎臟纖維化,保持腎臟組織的健康。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植入方式
以下是植入階段遵循的結構:
- 靜脈給藥
- 解放血管成形術
- 鞘內(腰椎穿刺)
- 動脈內
- 皮下
- 中風的外科治療
- 肌肉注射
慢性腎病治療新希望: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臨床應用與效果評估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臨床案例
對61例CKD患者采用全身和局部輸注的方法干細胞移植,兩周后患者的血β2-MG、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標顯著下降,尿β2-MG、IgG、Alb、THP、24h尿蛋白、24h白蛋白排泄等指標也顯著改變,證明患者的腎功能提高,干細胞對CKD的治療是卓有成效的。

2017年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臨床案例
2017年在BMC期刊雜志上發表了一遍名為《Improvement of renal function after human umbilical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n chronicrenal failure and thoracic spinal cord entrapment: acase report》的文章。

結果表明,干細胞植入體內僅三周后,明顯改善肌酐水平,讓小便恢復正常,患者腎功能提高。
2019年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臨床案例
Cinzia Rota等人在2019年發表了一篇題為《 腎臟疾病的干細胞治療:進展與挑戰 》文章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雜志,展現的是全球16項關于干細胞療法在慢性腎病領域的臨床試驗結果。

分析結果表明:受試者接受干細胞療法后,其血肌酐水平恢復到正常狀態,Terg細胞增加、CD4 + T細胞增殖減少,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其中有2例受試者的腎小管炎和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得到恢復。
2020年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臨床案例
2019年12月,一名50歲的男性在用阿奇霉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了持續的雙側腰部疼痛、不適和腹瀉。
2020年3月,患者前往巴拿馬干細胞研究所接受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治療。

該患者在3天內接受了總計1.2億個單位的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在治療后一個月、兩個月和六個月對患者進行了隨訪。
患者對hUC-MSCs的輸注耐受性良好。在給藥期間或之后或任何隨訪中未報告任何不良事件。
在1個月隨訪時,患者的血壓降至130/80mmHg。他報告說感覺“好多了”。
在2個月隨訪時,血液檢查顯示血紅蛋白為15.3g/dL,HCT為44.4%(表1),他的肌酐水平已經下降到1.03mg/dL(圖1)。(肌酐正常????值:0.6 to 1.2 mg/dL)????


在6個月隨訪時,患者顯示血壓讀數正常(120/80mmHg)。肌酐水平保持在1.0mg/dL。患者報告稱,由于血壓改善,他不再服用硝苯地平。
由此可見,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給藥療法對該IgA腎病患者是安全、耐受性良好和有益的。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7月23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臨床研究項目有70項。其中已完成的有40項。

截止2024年7月23日,國內中國知網cnki.net網站上已經有20個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相關文章。

治療慢性腎病的輔助療法
- 藥物治療:使用ACEI/ARB、ARB/利尿劑等藥物控制血壓和蛋白尿,以減緩腎功能惡化。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ARB(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有助于保護腎臟功能,延緩疾病進展。
- 營養治療:合理的飲食和營養補充,如低蛋白飲食、鈉鹽限制和鉀、鈣、磷的控制,有助于減輕腎臟負擔。
- 運動療法: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
- 心理支持:CKD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心理治療和咨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 替代療法:在終末期腎病時,透析和腎移植是必要的治療手段。
討論
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 干細胞的選擇和來源:選擇最合適的干細胞類型和來源對于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 治療的安全性:確保干細胞治療不引起不良反應,如腫瘤形成或免疫排斥。
- 療效評估:開發敏感的生物標志物和臨床評估工具,準確評估干細胞治療的效果。
- 倫理和法律問題:解決與干細胞研究和治療相關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結論
干細胞治療為慢性腎病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新治療選擇。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成熟,干細胞治療有望在未來成為慢性腎病治療的重要手段。
相關閱讀:了解更多關于慢性腎病的新聞資訊!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