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復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全球老齡化社會進程中,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當人們聚焦于震顫、僵直等典型運動癥狀時,認知障礙悄然成為許多患者及其家庭面臨的又一沉重負擔。隨著病情進展,患者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執行功能受損,甚至發展為癡呆,傳統治療手段對此往往力不從心。
什么是帕金森病的認知障礙?有哪些治療方法?
帕金森病認知障礙(CI)是指在帕金森病(PD)病程中出現的從輕微認知下降到癡呆的連續譜系,包括帕金森病輕度認知障礙(PD-MCI)和帕金森病癡呆(PDD)。認知障礙被認為是帕金森病的異質性特征,跨越多個認知領域,如記憶、注意力、視覺空間能力和執行功能。
目前,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的治療手段有限,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和心理干預:
- 藥物治療:
- 膽堿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加蘭他敏等,可改善認知功能。
- 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如美金剛,可用于中重度認知障礙患者。
- 多巴胺類藥物:雖然主要用于改善運動癥狀,但需注意其可能對認知功能的負面影響。
- 康復訓練:
- 認知康復:通過記憶訓練、注意力訓練、執行功能訓練等,幫助患者維持或改善認知能力。
-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幫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如穿衣、進食、洗澡等。
- 心理干預:
- 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患者調整負面情緒,減輕抑郁和焦慮。
- 家庭支持: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減輕患者的病恥感。
此外,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等新興技術也為未來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
神經干細胞移植技術的興起,為攻克帕金森病認知障礙難題燃起了希望之火,吸引著全球科研人員與醫務工作者投身探索。本文將通過三項臨床案例為您解讀,神經干細胞移植是如何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認知障礙的,以及有哪些改善。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破解帕金森病的認知難題,為患者重拾清晰思維
臨床案例一:神經干細胞治療早發型帕金森病,患者精神、行為、情緒癥狀的評估分值有所下降
2019年7月20日,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一項《人源神經干細胞治療早發型帕金森病伴運動并發癥的安全性與初步有效性評價》的臨床試驗獲得衛健委批準,采用鼻滴注的方法,在人體中展開干預性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對38例帕金森受試者進行鞘內注射干細胞,隨訪1個月,UPDRS分值均有所下降(分值越低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輕),所有受試者運動癥狀得到不同程度緩解,精神、行為、情緒的評估分值有所下降,說明非運動癥狀也得到改善。
臨床研究二:誘導神經干細胞衍生的多巴胺能前體治療帕金森病,有效修復了神經功能,認知功能有所改善
2023年11月30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在國際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發布了一篇《首次在人體中移植自體誘導神經干細胞衍生的多巴胺能前體來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開展了全球首例誘導神經干細胞來源的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iNSC-DAP)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首例患者已罹患帕金森病8年,在術前遭受著嚴重的運動并發癥困擾。在藥物起效時(開期),患者尚能活動;但藥效消失后(關期),則無法獨自站立,生活無法自理。經過系統評估,該患者符合入組條件。2023年7月,趙國光教授帶領團隊利用手術機器人與立體定位技術,成功將iNSC-DAP精準移植至患者腦內紋狀體區域。
- 術后一年來,患者的開期時間明顯延長,關期癥狀也顯著改善,能夠獨自站立及行走,姿勢穩定性大幅提升,整體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 陳彪教授指出,該患者在移植治療前已接受了長達2年多的密切隨訪,這為移植后療效的縱向比較提供了有力證據,展示了細胞移植的顯著效果。
- 影像學分析進一步證實,移植的多巴胺能神經細胞在患者體內成功存活并釋放神經遞質,有效修復了神經功能,認知功能有所改善。同時,患者術后未出現任何嚴重不良反應,充分證明了該治療方法的安全性。
臨床案例三:干細胞衍生的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行走穩定性顯著增強,且認知功能有所改善
2024年5月7日,該項STEM-PD試驗由瑞典隆德大學開展,試驗正在測試一種新的干細胞療法,旨在用干細胞制造的健康細胞取代帕金森病患者大腦中缺失的多巴胺神經細胞。
STEM-PD 是一種基于人類胚胎干細胞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產品,旨在替代帕金森病中丟失的細胞。

患者托馬斯·馬特松接受了700萬個實驗室培育的干細胞植入手術,術后效果出色,患者的手部震顫明顯減輕,行走穩定性顯著增強,且認知功能有所改善。
總結
綜上所述,神經干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在改善患者認知障礙方面已展現出一定的潛力和效果。神經干細胞療法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仍需進一步研究以驗證其長期效果和安全性,并探索更高效的治療方案。
若想了解更多關于帕金森病和干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信息請點擊此處!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