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廣州一家三甲醫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在行業期刊《細胞增殖》上發表了一篇關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異體移植治療卵巢功能不全早產臨床分析》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患者可改善卵泡生長,尤其是在移植前閉經時間較短的患者中。該療法有效地挽救了卵巢功能,沒有嚴重的不良事件。并且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卵巢功能不全患者成功臨床分娩四例,這些嬰兒均發育正常。
什么是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功能不全(POI)是一種導致女性不孕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如閉經、月經稀發或頻發)、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特別是FSH),以及雌激素水平降低。
這種狀況并不是永久性的,患者可能會經歷間歇性的月經周期,并且有極小的可能性自然懷孕。POI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意味著卵巢功能可能有所波動,有時甚至可以恢復一段時間的功能。然而,在某些情況下,POI可能會逐漸惡化并最終導致卵巢早衰。具體來說,如果卵巢功能繼續下降,卵泡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卵巢將無法再維持正常的排卵和激素分泌功能,進而演變為卵巢早衰。
目前臨床主要使用激素替代治療(HRT)以改善POI患者的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該治療方法會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并且停藥后患者圍絕經期的癥狀容易再次出現,同時該種方法無法修復患者自身卵巢功能。因此,需要尋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什么是間充質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MSCs)是一種具有低免疫原性、高分化能力和旁分泌特性的多能干細胞,可從骨髓、胎盤、脂肪、臍帶及羊水、月經血等間質組織中提取而來。目前,MSCs被廣泛用于治療血液、神經、運動、心血管和皮膚等多種不同系統疾病,并顯示出良好的療效。
MSCs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有效性同樣被臨床前和臨床研究證實。其中,多種來源的MSCs均能不同程度地促使POI動物模型恢復動情周期、提高生殖激素水平、增加各級卵泡數目、改善生育能力。研究發現,MSCs進入受損卵巢組織后可發生定向分化,還可通過外泌體傳遞關鍵的細胞因子,發揮促增殖、抗凋亡、抗纖維化、抗炎、調節免疫、抗氧化、促進血管生成和調節自噬等作用,從而改善卵巢功能。
隨著干細胞研究的發展,MSCs成為從根本上恢復POI患者生育能力的一種潛在治療手段,通過增加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數,改善POI患者卵巢內分泌功能并促使月經恢復,幫助患者獲得良好妊娠結局,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本研究中,我們將符合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原位注射到POI患者的卵巢中,觀察UCMSCs的治療效果。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卵巢功能不全,四例患者成功分娩!
方法:本研究共納入61例確診為POI的患者,按照GMP標準分離培養UCMSCs,在陰道超聲引導下原位注射至患者卵巢,隨訪期間監測副作用、生命體征及臨床變化,并收集血液學及影像學參數。(見圖1)

結果
01.治療實施與卵泡發育情況
本研究通過超聲引導下經陰道注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評估了其對卵巢早衰患者的影響。所有61名患者均接受了首次移植,但后續的第二輪和第三輪移植參與人數逐漸減少,導致部分病例失訪。
- 術后監測顯示,患者的卵泡發育有顯著改善趨勢: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三次手術后分別有31.1%(19/61)、11.8%(6/50)和13.3%(4/30)獲得了成熟卵泡。(見圖2)
- 此外,接受單側注射的三名患者中,注射側卵巢衍生出了竇卵泡,而非注射側則未觀察到此現象。
-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來源的UCMSCs治療效果方面,盡管兩組患者在每次隨訪中出現MFC的比例有所差異,但在統計學上并無顯著區別。
- 然而,在第二次移植后的第五次隨訪中,MFC的發展率明顯高于其他情況。這表明,雖然細胞系之間的總體療效相似,但在特定時間點可能存在差異。

02.卵母細胞獲取與妊娠成果
共有15例患者接受了取卵治療,并記錄了她們的基本特征,包括取卵周期、胚胎移植次數等信息。
結果顯示:4例胎兒分娩時沒有出生缺陷,其中1例為自然受孕,其余3例來自ICSI受精類型。一位患者在接受體外受精后成功妊娠,產前檢查超聲掃描顯示胎兒發育正常。微衛星位點分析確認了胎兒與母親之間的遺傳關系,排除了供體UCMSC的影響。(見圖3)

03.主要結果與基線特征的相關性
為了探討療效與基線特征之間的關系,我們將19例獲得成熟卵泡的患者與42例未獲得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比較。
發現出現成熟卵泡組患者的血E2水平高于無MFC組,而AMH水平≥0.06 ng/mL的比例也更高(36.8%vs21.4%)。閉經持續時間和AFC是影響療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前者越短、后者越多,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04.影響干細胞治療療效的因素探討
進一步分析表明,閉經時間和術前AFC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根據閉經時間分組,閉經超過3年的患者在前兩輪UCMSC移植中的出現成熟卵泡發生率顯著低于其他組別。
同時,術前存在竇卵泡的患者更有可能從治療中受益。年齡作為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本次研究中并未顯示出顯著影響,但在35歲以上女性中觀察到了更好的AFC發展。此外,身體質量指數對卵泡發育參數沒有顯著影響。
05.不良反應
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是臨床應用時最受關注的問題。本次試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與治療相關的嚴重副作用或并發癥。但有5例患者出現輕微后遺癥,這些后遺癥是短暫的,經過休息和簡單的治療即可緩解。
討論
本研究對61例卵巢早衰(POI)患者實施UCMSC移植并隨訪,全程未出現與治療相關的顯著并發癥,驗證了其安全性。注射干細胞后,卵巢內可見不同階段卵泡(AFC、DFC、MFC),接受單側注射的3例患者,僅移植UCMSC的卵巢有卵泡發育,未移植側無發育跡象,有力佐證了治療有效性。
另有2例患者恢復正常月經,其中1例隨訪時雙側卵巢各有10余個竇卵泡發育,展現出卵巢功能的良好恢復態勢,總體表明UCMSC在POI臨床治療前景可觀。
療效差異及影響因素
- 療效局限:多數患者受益于干細胞治療完成試驗,但部分療效欠佳。閉經三年以上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因這組患者內分泌紊亂及卵巢功能不全問題更嚴重,短期單純依靠UCMSCs難以快速恢復卵巢功能。
- 年齡因素:高齡患者在第三次移植后AFC增多,雖樣本量小,但提示老年女性對原始卵泡激活效果可能更佳。
- 關鍵預測指標:經邏輯回歸分析,單因素層面閉經持續時間與卵巢AFC是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僅術前總AFC顯著相關,意味著術前AFC存在與否可預判UCMSC移植后獲取MFC的難易程度,術前有AFC的患者或更受益。
潛在機制探討
大量臨床前研究探索MSC治療卵巢功能障礙動物模型的機制。MSC能分泌多種生長因子,如VEGF、FGF-2等,可上調 Bcl-2、減少細胞凋亡、促新血管生成、延緩卵巢衰老;還能通過調節纖維化相關因子發揮抗纖維化作用,抑制卵巢纖維化進程;另外,其抗炎與免疫調節功能可上調抗炎Treg細胞、抑制促炎Th17細胞,PGE2上調與IDO表達也參與免疫抑制,抑制巨噬細胞、DC等,但詳細分子機制仍待進一步闡釋。
結論
綜上所述,試驗表明,UCMSCs可改善卵泡生長,尤其是在移植前閉經時間較短的患者中。該療法有效地挽救了卵巢功能,沒有嚴重的不良事件。盡管目前的研究提出的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證實,例如干細胞療效的持續時間、區分更適合這種療法的臨床病例、驗證UCMSCs的劑量,但該研究無疑為POI提供了一種未來可能的治療方案,并指定了一些選擇適合UCMSC移植患者的指導原則。
相關閱讀: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干細胞治療卵巢早衰的新聞資訊請點擊這里!
參考資料:
Clinical analysi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allo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Long Yan,??Yixuan Wu,??Li Li,??Jun Wu,??Feiyan Zhao,??Zheng Gao,??Wenjing Liu,??Tianda Li,??Yong Fan,??Jie Hao,??Jianqiao Liu,??Hongmei Wang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