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逐漸死亡而導致肌肉無力、萎縮,直至吞咽和呼吸功能喪失的重癥,被稱為“21世紀的癌癥”。全球每年約新增7.4萬例患者,確診后平均生存期僅3-5年,約八成患者在五年內去世,目前尚無特效藥物。
在這一治療困境中,??干細胞療法??為漸凍癥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它不同于傳統藥物的“延緩”策略,旨在從病理根源上保護未死亡的神經元、改善受損的神經微環境、甚至替代部分已死亡的細胞,從而有望實現“剎車”甚至部分“逆轉”病情的效果。
本文將從多個維度深入解析干細胞療法在漸凍癥治療中的應用,包括其作用原理、常見的細胞類型(如間充質干細胞、神經干細胞、iPSC等)、適用人群及限制條件,以及完整的治療流程與隨訪環節。幫助患者和家屬全面、科學地認識這一新興療法,理性把握它所帶來的希望與局限。

漸凍癥新希望:一文全面了解干細胞療法的原理、適用人群及治療流程
一、治療機制:干細胞如何對抗漸凍癥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原理主要基于四大機制:[1]
??細胞替代與分化??:干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分化為神經元樣細胞的能力,可替代漸凍癥中丟失的神經元群,重構大腦神經回路。理論上,干細胞可以通過特定的誘導因子分化為運動神經元,替代已經喪失的神經元。
??神經營養因子分泌??:干細胞釋放神經保護性營養因子,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生長因子(NGF)、神經營養因子-3(NT-3)、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生長因子(GDNF),預防現有運動神經元的退化。
??免疫調節功能??:干細胞不僅調節外周免疫細胞(如T細胞),還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細胞的固有免疫反應,促進小膠質細胞的活化。通過調節免疫反應、減少炎癥反應來改善受損的微環境。
??歸巢效應與修復??:干細胞具有有效的歸巢功能,能夠移動到疾病損傷區域,分化為預期的細胞或組織類型,并且與神經回路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實現組織修復。
這些機制共同作用,為受損的神經系統提供了修復和保護的可能性,這也是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理論基礎。
二、干細胞來源:多種類型的治療選擇
在漸凍癥的干細胞研究中,科學家們探索了多種干細胞來源:[2]
1.間充質干細胞:主要從??骨髓、臍帶血、脂肪組織??等體中獲取。它們因其??較強的免疫調節能力??、??多向分化潛能??以及??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的能力而被廣泛研究。
在漸凍癥治療中,它們主要通過??旁分泌機制??提供神經營養支持、調節免疫炎癥反應和改善局部微環境來保護現存神經元。
2.神經干細胞:通常來源于??胎兒的大腦或脊髓組織??,也可通過??胚胎干細胞(ESCs)或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定向分化??獲得。它們具有??分化為神經系統各類細胞??的潛力,包括??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
在漸凍癥治療中,理論上移植NSCs不僅能??替代受損的運動神經元??,還能通過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和提供免疫調節來支持宿主神經元的存活和功能修復。
3.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是通過將??體細胞?? 經過重編程技術而獲得的。其最大的優勢在于能??避開胚胎干細胞的倫理爭議??,并且可以??源自患者自身??。
iPSCs具有與胚胎干細胞相似的??無限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可以分化為運動神經元或相關的神經膠質細胞。目前的研究重點包括優化其??定向分化方案??、提高分化細胞的??成熟度和功能??,以及確保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
4.胚胎干細胞??:來源于??胚胎發育早期階段(通常是囊胚期)的內細胞團??。它們是??多能性干細胞??,具有??分化為人體所有細胞類型??的潛力,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種細胞。在理論上,ESCs可以為漸凍癥治療提供??大量的運動神經元來源??。
詳情請瀏覽:哪些干細胞可以治療漸凍癥?一文解讀它們的機制和特性
三、適用人群:哪些患者適合嘗試
干細胞療法并非對所有患者都適用,嚴格篩選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早期患者:身體基礎功能較好,可能是最佳干預時機,有望最大程度地保護神經元,延緩疾病進展。
中期患者:仍有部分功能殘留,治療目標在于穩定病情,改善生活質量,能觀察到一定程度的功能改善,并且病情能夠得到延緩穩定。
晚期患者:由于神經元大量丟失,呼吸功能嚴重依賴支持,預期療效有限,治療風險相對增高,通常不是臨床研究的首選對象。
誰可能不適合(禁忌癥)
以下情況的患者??不適合??接受干細胞治療:
- 活動性癌癥??或??近期有癌癥史??。
- 嚴重且未控制的系統性疾病。
- 活動性感染??。
- ??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或正在使用抗凝藥物,增加顱內出血風險。
- ??存在植入手術的局部禁忌??。
- ??患有嚴重不可控的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和隨訪。
- 正在參與其他干預性臨床試驗
四、治療流程:從評估到隨訪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醫療過程,需在嚴格質控體系與標準化流程下執行,遠非簡單的“采集—注射”操作,而是基于神經科學原理的系統性干預。
1. 干細胞來源的選擇
首先要確定使用哪類干細胞。不同來源的細胞(如間充質、神經干細胞等等)作用機制各有側重:有的以調節免疫、改善炎癥為主,有的則嘗試替代受損神經元。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和研究方案來選擇合適的細胞類型。
2. 制備與質量檢測
細胞需在符合GMP標準 的實驗室中分離、擴增、純化,并經過活性、純度、無菌和安全性等多重檢測,確保能發揮作用。若使用誘導多能干細胞或神經干細胞,還需進行定向分化,使細胞具備神經系統修復功能。
3. 給藥途徑的確定
靜脈輸注:常見且安全,細胞通過血液循環發揮全身免疫調節和旁分泌作用。
鞘內或椎管內注射:直接將細胞注入脊髓液,更貼近病變部位,被多項臨床研究采用。
肌肉注射:探索性方法,嘗試改善局部肌肉環境和運動功能。
4. 治療過程
前期評估:并非所有ALS患者都適合。醫生會綜合病程、呼吸功能、運動評分、年齡及是否合并嚴重感染或器官功能不全來決定是否具備治療條件。
干細胞輸注:在嚴密監護下,通過既定途徑將處理好的干細胞回輸給患者。
術后監測:重點觀察運動功能、呼吸功能的變化,以及是否出現發熱、過敏等不良反應。
5. 治療周期與隨訪
臨床試驗多采用單次或多次輸注(間隔數周至數月),治療后需持續隨訪半年至數年,以評估安全性、療效持續時間及是否需要再次治療。隨訪內容包括運動功能量表(如ALSFRS-R)、呼吸功能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
五、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對于考慮干細胞治療的漸凍癥患者和家屬,最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治療效果??:根據臨床觀察,治療后患者的改善主要有多個幾方面,例如,2025年格魯吉亞科研人員報道了一名52歲 ALS患者在接受兩次干細胞移植后,5個月隨訪中運動和吞咽功能有顯著改善,ALSFRS-R評分提升15%,病情得到穩定,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3]
??療效持續時間??:干細胞治療的效果持續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一些研究表明,干細胞移植后可以長期存活并發揮功能。美國西達賽奈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經過一次性治療后,這些細胞可存活并產生一種重要的蛋白質超過3年。[4]
??治療頻率??:干細胞治療通常需要少而多長的進行,而不是單次治療。
??風險與副作用??:干細胞治療可能存在一些風險和安全問題。根據研究,鞘內注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后,約30%的患者出現輕度至中度頭痛,類似于標準腰椎穿刺后的頭痛,未觀察到疑似嚴重不良反應。
潛在風險包括移植后的排斥反應和干細胞的惡性轉化等。
??費用范圍??:干細胞治療的費用較高,具體費用因干細胞類型、治療次數、治療地點等因素而異。目前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通常在幾萬到幾十萬元之間,患者需要咨詢具體的治療機構獲取詳細的費用信息。
詳情請瀏覽:2025干細胞治療漸凍癥費用揭秘:國內外價格對比與避坑指南
結語
干細胞療法無疑是漸凍癥治療領域最具潛力和希望的新方向之一。它代表著醫學從延緩到修復的范式轉變。然而,對于患者和家庭而言,必須懷抱希望的同時保持理性與謹慎。它是一道充滿希望的曙光。在決定是否嘗試之前,務必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深入了解相關信息,警惕夸大宣傳的商業陷阱。
科學的發展需要時間,每一步扎實的進展都讓我們離最終戰勝疾病更近一步。對于漸凍癥患者來說,干細胞療法意味著在漫長的黑夜里,多了一盞值得期待的明燈。
相關閱讀:2025年1-8月干細胞治療漸凍癥進展匯總:多項關鍵臨床試驗全面提速!
參考資料:
[1]Bonafede R, Mariotti R. AL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he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nt Cell Neurosci. 2017 Mar 21;11:80. doi: 10.3389/fncel.2017.00080. PMID: 28377696; PMCID: PMC5359305.
[2]Je G, Keyhanian K, Ghasemi M. Overview of stem cells therapy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Neurol Res. 2021 Aug;43(8):616-632. doi: 10.1080/01616412.2021.1893564. Epub 2021 Feb 25. PMID: 33632084.
[3]https://premierscience.com/wp-content/uploads/2025/04/pjcr-25-812-1.pdf
[4]https://kjj.pds.gov.cn/contents/14007/536722.html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