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漸凍人”而言,日常動作如持杯、行走會逐漸變得困難。隨著疾病不斷發展,全身肌肉持續萎縮,最終導致呼吸功能衰竭和生活無法自理。漸凍癥(ALS)作為一種進展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上下運動神經元的選擇性喪失,近年來發病年齡呈明顯年輕化趨勢——超過60%的患者在45歲以下。
該病誘因復雜,可能與基因突變、環境因素(如吸煙、化學暴露或頭部外傷)等相關。由于癥狀易與其他神經疾病混淆,誤診率較高。目前臨床上仍缺乏特異性的診斷方法和有效治療手段,開發可阻止疾病進展的新策略成為迫切需求。

近日,國際期刊《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發布一項重要臨床研究:通過重復輸注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s),能夠顯著改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俗稱“漸凍癥”)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并在治療后3個月內有效延緩疾病進展,維持病情穩定。[1]

研究顯示,干細胞移植作為ALS的一種新型療法,對臨床和分子生物標志物的改變有影響,它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以替代受損和死亡細胞,抑制神經和神經膠質細胞凋亡,分泌神經營養因子,發揮免疫調節作用等機制來改善病情。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評估BM-MSCs重復移植對AL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患者特異性microRNA作為新型生物標志物的可行性。
患者篩選:這是一項單組、單中心、開放標簽、無對照組的前瞻性臨床試驗,共21名ALS患者(6名女性和15名男性)參與,平均年齡52歲,平均體重64公斤,從發病開始平均患病時間25個月(見圖1)。

治療方法:將制備好的BM-MSCs(來源于自體骨髓)通過鞘內(IT,L3-L4區域腰椎穿刺)和靜脈(IV,1*106/Kg)移植到患者體內,共移植3次,每次間隔一個月。IT移植需將干細胞懸浮于2ml生理鹽水中,移植時間約為2分鐘;靜脈移植需將細胞懸浮于50-60ml生理鹽水中,移植時間約為30-40分鐘。
評估指標:試驗過程中,分別在移植前1個月、移植后1、3個月和移植后 0、1、3個月采集患者血液和腦脊液(CSF)樣本。并通過ALS功能評定量表修訂版(ALSFRS)和FVC值進行臨床評估,同時檢測血清和腦脊液樣本中microRNA的表達水平。
安全性結果:隨訪顯示,重復移植BM-MSCs對ALS患者來說是安全的,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常見的副作用為暫時性發燒、發冷和輕微頭痛,這些癥狀通過補充治療可迅速緩解。

臨床結果:患者的FVC百分比在3個月內呈上升趨勢,移植3個月時與基線相比有明顯差異,表明干細胞移植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ALSFRS評分在3個月內保持穩定,提示干細胞移植能延緩病情進展。(圖2)。
分子檢測結果:?血清和腦脊液中特定microRNA(mir206、mir133a-3p和mir338-3p)的表達在干細胞移植后雖無顯著差異,但呈現出一定改善趨勢,如腦脊液中mir206表達持續增加,血清中mir133a-3p逐漸增加,這可能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相關(圖3)。

總 結:該項研究結果表明,給予ALS患者多次靜脈和鞘內注射BM-MSCs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有助于延緩疾病進展并改善臨床癥狀,特定microRNA變化也顯示出潛在的臨床改善跡象。
不過,該研究存在局限性,樣本量有限且治療費用高昂,后續需要更大樣本量、更長隨訪期的研究加以驗證,同時設置對照組并延長監測期,將有助于更好地明確治療機制,推動ALS 治療領域發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參考資料:
[1]Zahraa Alkhazaali-Ali et al.Evaluation o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pe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by Investigating Patient’s Specific microRNAs as Novel Biomarkers: A Clinical Trial Study.DOI: 10.2174/011574888X330199250106081717.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