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8年的兩會盛會上,干細胞技術正式榮登我國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的榜單,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與關注。六年來,眾多人大代表積極獻言獻策,為干細胞技術的蓬勃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推動該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六年來,在全國兩會上關于干細胞技術的精彩發言與討論,感受這一領域蓬勃發展的脈搏。”
兩會之聲:回顧近6年來全國兩會關于干細胞的議題
全國兩會
Part 1

2018年全國兩會上,陳海佳委員強調干細胞資源對國家戰略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設國家干細胞庫,以維護生命資源安全、促進健康中國發展。
Part 2

2018年,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國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高,進入“三跑并存”新階段,戰略高技術逐步領先世界,如航天、深海等領域。同時,基礎研究得到加強,如量子糾纏、胚胎干細胞如克隆猴等技術成果產生世界性影響。
Part 3

2019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陳海佳提出,希望國家為治療危重疾病的干細胞新藥開放審評審批綠色通道,提升審批速度。此外,他還建議在大灣區組建一個干細胞產業創新中心,能夠促成項目、人才、科研和產業化更緊密融合,并配套相關政策,加速推動我國干細胞產業轉化。
Part 4

2019年,云南省副省長、民進中央常委李瑪琳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長期從事醫藥科研工作,因此對這方面的內容尤為關注,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快細胞治療產品特別是干細胞產品審批改革的力度等。
Part 5

2020年全國兩會上,李國華委員提出關于藥監和細胞基因治療產業的建議:
一是加快國家藥監局長三角審評中心在張江科學城的落地,并推動細胞審評、質控等標準化體系建設;
二是在國家衛健委、藥監局支持下,推動特定疾病治療需求的產業發展,允許符合條件的項目在試驗區內用于其他患者;
三是建議海關總署支持試驗區建立保稅研發,借助國際需求,促進中國細胞、基因治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Part 6

2021年全國兩會上,李振國代表建議推進干細胞成藥轉化,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他提出:一是規范人體組織細胞捐獻,出臺《人體細胞組織良好操作規范》;二是制定干細胞產品臨床準入的倫理考量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指南;三是加大資金支持,開展受試者資助的臨床研究,降低新藥研發與轉化成本。
Part 7

2021年全國兩會上,陳海佳委員建議擴大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醫院數量,下放收費權限至省級科研平臺,推動臨床研究轉化。同時,加強區域細胞制備中心建設,納入國家監管體系,確保產品安全,促進產業現代化發展。
Part 8

2021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袁亞非提議完善政策,推動臍帶血在非血液病治療中的應用,發揮臍血庫價值,并建議有效利用臍帶血非細胞成分,減少進口依賴,實現資源“變廢為寶”。
Part 9

2022年云南兩會上,云南省代表團以全團名義向大會提交6件議案,其中包括《關于制定和完善細胞領域相關法律的議案》,表明云南省對細胞領域相關產業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Part 10

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陳海佳建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干細胞科技創新高地,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Part 11

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鏗提議建立國家級干細胞全產業鏈促進平臺,攻克核心技術并推動產業轉化,以加速干細胞產業鏈的發展。
Part 12

2022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呂紅兵提出,適度開放干細胞、基因技術領域的國際資本投資,將推動我國研發進程。他建議利用國家立法授權資源,設立技術開發與應用特區,制定詳細制度,吸引外資等多元投資主體參與。
Part 13

2023年全國兩會上,農工黨中央建議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推進我國細胞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
Part 14

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國華聚焦“加快推動干細胞藥物研發上市”提交提案。
Part 15

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劉云院長),提案“關注干細胞的未來產業發展”,旨在為加快中國干細胞生物治療的發展進程,更好地造福中國人、造福全世界。
Part 16

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劉雅煌提案:《支持琴澳深合區開展前沿醫療技術研究》,助推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他建議深合區特許醫療機構開展免疫細胞、干細胞臨床研究,發揮區位及試驗空間優勢,強化琴澳醫療合作。
Part 17

2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貝達藥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干細胞產和基因治療藥物研發的提案》,旨在推動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進度,提高我國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力。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