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為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長期以來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和不便,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隨著干細胞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突破,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本文重點闡述了干細胞治療如何使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時間減少以及代謝指數得到顯著改善。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尤其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和功能障礙。
糖尿病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 1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發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患者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 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通常在成年人中發病,尤其是肥胖和缺乏運動的人群。其主要特點是胰島素抵抗和相對胰島素分泌不足。
- 妊娠糖尿病:發生在妊娠期間的高血糖狀態,通常在妊娠24-28周通過糖耐量試驗篩查。大多數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會恢復正常,但未來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包括:
- 多尿:由于高血糖導致腎臟排出大量葡萄糖,同時帶走大量水分,引起多尿。
- 多飲:多尿導致體內水分丟失,引起口渴,患者會頻繁飲水。
- 多食:盡管食欲增加,但由于胰島素作用不足,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患者仍感到饑餓。
- 體重下降:由于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身體開始分解脂肪和肌肉來獲取能量,導致體重下降。
- 疲勞:高血糖導致細胞能量供應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勞。
- 視力模糊:高血糖可引起晶狀體滲透壓改變,導致視力模糊。
- 感染頻發:高血糖環境有利于細菌和真菌生長,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如泌尿系統感染、皮膚感染等。
詳情信息請點擊(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對您意味著什么?)
最常見的藥物治療存在許多的局限性,許多口服降糖藥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藥效可能會逐漸下降。隨著病程進展,胰島β細胞功能不斷衰退,藥物的降糖效果會減弱。不同的降糖藥物有不同的副作用。雙胍類藥物是治療 2 型糖尿病的常用藥物,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等。這些副作用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部分患者難以堅持服藥。
近年來,干細胞治療糖尿病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尤其是在減少患者低血糖時間和改善代謝指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減少,代謝指數得到顯著的改善
干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胰島 β 細胞等多種細胞類型。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干細胞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補充或修復受損的胰島細胞,恢復胰島素的分泌功能,從而實現對血糖的有效控制。此外,干細胞還具有免疫調節和抗炎作用,能夠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炎癥環境,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詳情信息請點擊(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原理和機制)
臨床案例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后顯著減少了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改善了 HbA1c 和 C 肽水平
2022年6月20日,伊朗德黑蘭 ACECR 魯瓦揚干細胞生物學與技術研究所在國際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上發布了一篇《新診斷的 1 型糖尿病患者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一項 I/II 期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后顯著減少了低血糖發作的次數。MSCs 移植改善了糖化血紅蛋白 (HbA1c),將血清細胞因子模式從促炎轉變為抗炎,增加了外周血中調節性 T 細胞的數量,并改善了生活質量。
早期移植 MSCs 顯著改善了 HbA1c 和 C 肽水平,并將促炎細胞因子轉變為抗炎細胞因子。此外,運動與 MSCs 移植相結合可改善血糖和免疫指標。
臨床案例二、 VX-880 第 90 天至第 12 個月之間消除 SHE,同時降低 HbA1c
2023年6月23日,Vertex 在美國糖尿病協會第 83 屆科學會議上公布了正在進行的 1/2 期1型糖尿病 VX-880 研究的積極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 VX-880 治療的兩名患者在最后一次輸注后至少進行了 12 個月的隨訪,因此可以評估該研究的主要療效終點,即在第 90 天至第 12 個月之間消除 SHE,同時降低 HbA1c。這兩名患者均符合研究主要終點的標準。根據持續血糖監測,兩名患者均顯示超過 95% 的血糖控制時間。
B 部分中的另外三名患者均接受了單次輸注的 VX-880 完整目標劑量,隨訪時間為 29 至 90 天,并表現出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糖化血紅蛋白降低、血糖持續時間改善以及每日外源性胰島素使用量減少。
臨床案例三、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的胰島移植,穩定的血糖控制狀態
2024年10月31日,國際期刊《Cell》報道了首例接受化學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胰島(CiPSC 胰島)自體移植的患者,實驗標題為《1 型糖尿病患者腹部前直肌鞘下化學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的胰島移植》。

研究結果表示:患者在移植后 75 天開始實現持續的胰島素獨立性。患者的目標血糖范圍時間從基線值的 43.18% 增加到移植后第 4 個月的 96.21%,同時伴有糖化血紅蛋白下降此后,患者呈現出穩定的血糖控制狀態,目標血糖范圍時間 >98%,糖化血紅蛋白在 5% 左右。 1 年后,臨床數據滿足所有研究終點,沒有出現移植相關異常的跡象。
哪些干細胞可以治療糖尿病
胚胎干細胞(ESCs)
- 特性:胚胎干細胞來源于早期胚胎,具有發育全能性,可以分化為體內任何類型的細胞 ,包括胰島 β 細胞。
- 治療原理:在特定的誘導條件下,ESCs 可分化為能分泌胰島素的胰島樣細胞團。將這些細胞移植到糖尿病患者體內,有望替代受損的胰島 β 細胞,恢復胰島素分泌功能,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
- 特性:誘導多能干細胞是通過將特定的轉錄因子導入已分化的體細胞(如皮膚成纖維細胞、外周血單核細胞等)中,使其重編程而獲得的一類具有多能性的干細胞 。iPSCs 在形態、基因表達譜、表觀遺傳修飾狀態以及細胞全能性等方面都與 ESCs 非常相似,能夠分化為體內各種類型的細胞。
- 治療原理:同 ESCs 類似,iPSCs 可在體外誘導分化為胰島 β 細胞或胰島樣細胞團,然后將其移植到糖尿病患者體內,以補充或替代受損的胰島 β 細胞,從而實現對血糖水平的有效調控。
間充質干細胞(MSCs)
- 特性:間充質干細胞是一類存在于多種組織中的多能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在適宜的體內或體外環境下,MSCs 可以分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肌細胞等多種中胚層來源的細胞。此外,MSCs 還具有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能夠通過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和炎癥反應。
- 治療原理:免疫調節,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自身免疫反應密切相關,MSCs 能夠分泌多種免疫調節因子;胰島β細胞修復與再生,MSCs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在特定的誘導條件下,MSCs 可以分化為胰島樣細胞,表達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胰島細胞相關的基因和蛋白,并且能夠對葡萄糖刺激產生反應,分泌胰島素;MSCs 還可以通過旁分泌作用,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
總結
綜上所述,干細胞治療糖尿病在減少患者低血糖時間和改善代謝指數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為糖尿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目前的研究仍處于臨床階段,需要進一步的大規模、多中心、長期的臨床試驗來驗證其療效和安全性。
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開展,干細胞治療有望成為糖尿病治療的有效手段,為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聚焦于解決干細胞治療中的關鍵問題,探索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療方案,推動干細胞治療在糖尿病領域的臨床應用和轉化醫學的發展。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