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與自閉癥這場漫長而艱難的斗爭中,傳統治療與干細胞治療如同兩條并行的探索之路,各自承載著不同的希望與挑戰。傳統治療以行為干預、特殊教育訓練和藥物治療為主,通過長期的康復訓練和藥物輔助來緩解癥狀,幫助患者逐步提升社交、語言和認知能力。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只能改善部分癥狀,難以從根本上修復受損的神經功能,且藥物治療可能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與此同時,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前沿療法,正逐漸展現出其獨特的潛力。它通過細胞替代、神經保護、免疫調節等多種機制,直接作用于自閉癥的病理基礎。干細胞能夠分化為正常的神經細胞,替代受損的神經元,修復神經網絡;還能通過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和抗炎因子,改善腦部微環境,促進神經再生。這種從根源上修復大腦功能的嘗試,為自閉癥治療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和希望。

在傳統治療與干細胞治療之間,我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理念和實踐路徑。傳統治療憑借其成熟的經驗和廣泛的應用基礎,為患者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支持;而干細胞治療則以其創新性和潛在的治愈性,為自閉癥的未來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本文將帶您了解傳統治療和干細胞治療自閉癥,兩者有什么區別?
傳統治療:經驗的積累與局限
傳統治療自閉癥的方法主要包括行為干預、特殊教育訓練、藥物治療以及心理治療等。這些方法的核心目標是通過長期的康復訓練和藥物輔助,幫助患者逐步提升社交、語言和認知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一)行為干預與特殊教育訓練
行為干預是傳統治療中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通過應用行為分析(ABA)等技術,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設計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減少刻板行為和社交障礙。例如,通過反復的社交技能訓練,患者可以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交流和互動。特殊教育訓練則側重于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進步。這些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患者的癥狀,但往往需要長期堅持,并且效果因人而異。
(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傳統治療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雖然沒有專門針對自閉癥核心癥狀的特效藥物,但一些藥物可以用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多動等癥狀。例如,抗抑郁藥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而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減輕患者的沖動行為。然而,藥物治療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一方面,藥物只能緩解部分癥狀,無法從根本上治愈自閉癥;另一方面,長期使用藥物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如體重增加、嗜睡、食欲不振等,這些副作用可能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三)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主要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幫助他們緩解情緒壓力,增強自信心。例如,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然而,由于自閉癥患者在社交和溝通能力上存在障礙,心理治療的效果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干細胞治療:前沿科技的突破與希望
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前沿療法,正逐漸展現出其獨特的潛力。它通過細胞替代、神經保護、免疫調節等多種機制,直接作用于自閉癥的病理基礎,為自閉癥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一)干細胞治療的原理與機制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細胞,能夠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細胞。在自閉癥治療中,干細胞被注入患者體內后,可以分化為正常的神經細胞,替代受損的神經元,修復神經網絡。此外,干細胞還能通過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和抗炎因子,改善腦部微環境,促進神經再生。例如,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MSCs)能夠分泌多種生長因子,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這些因子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發育。
詳情信息請點擊(干細胞治療自閉癥的機制是什么?)
(二)干細胞治療自閉癥的臨床案例
臨床案例一、干細胞治療顯著改善了社交溝通、語言和情緒活動,行為上的問題和智力反應發生了變化。
2020年10月25日,首爾bBHC-干細胞治療與研究學院在國際期刊《Case Reports: Open Access》上發布了一篇《自閉癥譜系障礙治療中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異種移植案例研究》的研究結果。

臨床結果顯示:移植沒有出現相關副作用。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的嚴重程度顯著降低,CARS 評分從 43.25 降至 31.25。干細胞治療顯著改善了社交溝通、語言和情緒活動。行為上的問題和智力反應發生了變化。異基因臍帶干細胞移植對 ASD 兒童是安全的,并有所改善。
結論:異基因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 ASD 兒童是安全的,并有所改善。
臨床案例二、骨髓鞘內干細胞移植治療自閉癥兒童,四位兒童溝通和社交能力均顯著改善。
2021年10月6日,奧地利再生醫學學會在國際期刊《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上發布了一篇《病例報告:自體骨髓鞘內干細胞移植治療自閉癥兒童 – 四例報告及文獻綜述》的研究結果,在此報告了四名被診斷患有 ASD 的兒童的數據,他們接受了自體、骨髓 (BM) 衍生、鞘內和同時靜脈內應用的即時護理干細胞移植 (SCT) 治療。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患者一:父母在 3 個月的隨訪評估中觀察到了 SCT 的益處。一年后,孩子主要在言語方面有所改善(例如,孩子開始用幾個詞組成簡單的句子,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并最終進行對話)、社交行為(例如,他表現出更好的眼神交流,更聽話,不再發脾氣),以及食物攝入和多動癥方面的行為。
患者二:孩子沒有出現輕微或嚴重的副作用。自體 SCT 后 9 個月,父母觀察到孩子在多動、僵硬行為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行為變化,但原有的消化問題、對噪音的敏感性和焦慮也有所改善。
患者三:男孩沒有表現出任何輕微或嚴重的副作用。盡管年齡較大,但父母注意到了語言能力(例如,他開始說兩個單詞的句子)和感官能力的改善,例如感知和對環境做出反應。
患者四:SCT 治療期間沒有出現任何重大或輕微并發癥。SCT 治療 3 個月后,女孩的主動性和學習行為有所改善,甚至能夠記住所學內容,社交和語言能力也有所改善。此外,她不再有哮喘,以前感冒的次數也顯著減少。
結論: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自體骨髓來源、鞘內和同時靜脈應用的即時 SCT 是一種安全的治療選擇,不會出現任何不良事件。此外,我們的研究結果還顯示所有四個 ATEC 子集(包括言語/交流、社交行為、感覺/認知意識和健康/身體行為)均有所改善。
傳統治療和干細胞治療自閉癥,兩者有什么區別?
| 對比項目 | 傳統治療 | 干細胞治療 |
|---|---|---|
| 治療方法 | 行為干預療法(如應用行為分析療法)、語言訓練、職業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抗精神病藥物用于控制某些癥狀)等,主要是通過訓練、教育和藥物來改善癥狀。 | 將干細胞通過靜脈注射、鞘內注射等方式導入患者體內,利用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來修復或替代受損的神經細胞,調節免疫系統,改善神經功能。 |
| 治療原理 | 行為干預等方法是通過塑造良好行為、糾正不良行為,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語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一些情緒和行為問題,調節神經遞質水平來緩解癥狀。 | 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免疫調節作用。它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補充受損的神經細胞;還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改善神經微環境,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同時調節免疫系統失衡狀態。 |
| 效果特點 | 經過長期、系統的治療,部分患者在行為改善、語言能力提升、社交互動增加等方面會有一定程度的進步,但難以從根本上治愈自閉癥,癥狀改善程度因人而異。 | 一些研究表明干細胞治療在改善自閉癥患者的核心癥狀如社交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等方面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癥狀改善,但目前仍處于研究和探索階段,長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
| 安全性 | 行為干預和教育訓練通常是安全的,但藥物治療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如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嗜睡、錐體外系反應等。 | 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總體上在可接受范圍內,但也存在一些潛在風險,如干細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應(盡管發生率較低)、細胞異常分化導致腫瘤形成的風險(理論上存在)等,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風險在逐漸降低。 |
| 治療周期 | 通常需要長期持續進行,可能是數年甚至貫穿患者的一生,需要患者和家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一般需要多次治療,一個療程可能需要進行數次干細胞輸注,治療周期相對較短,但后續也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觀察和評估,且可能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多個療程的治療。 |
| 費用 | 行為干預和教育訓練的費用因地區、機構和治療強度而異,總體上相對較高,尤其是一些專業的康復機構;藥物治療費用相對較低。 | 干細胞治療的費用較高,包括干細胞的制備、儲存以及治療過程中的醫療費用等,這可能會給一些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 |
| 技術成熟度 | 行為干預療法等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治療體系和規范,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是目前自閉癥治療的主要手段。 | 干細胞治療自閉癥尚處于臨床試驗和研究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需要更多的大規模、高質量的研究來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成為臨床常規治療方法。 |
總結
傳統治療和干細胞治療在自閉癥治療領域各有優勢和局限。傳統治療憑借其成熟的經驗和廣泛的應用基礎,為患者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支持;而干細胞治療則以其創新性和潛在的治愈性,為自閉癥的未來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未來,我們或許可以探索傳統治療與干細胞治療的結合,通過行為干預和干細胞移植的協同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