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么是急性腎損傷?
- 急性腎損傷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 患上急性腎損傷的原因
- 如何診斷急性腎損傷?
-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原理和機制
-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植入方式
-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臨床案例
-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臨床研究進展
- 治療急性腎損傷的輔助療法
- 討論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種臨床綜合征,表現為腎功能快速下降,是重癥監護病房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AKI的治療選擇有限,且往往預后不佳。近年來,干細胞治療因其獨特的再生和修復能力,為AKI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本文詳細介紹了什么是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的癥狀類型是什么樣的?以及干細胞療法在急性腎損傷中的原理機制、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臨床案例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前稱急性腎衰竭,是指腎臟功能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導致體內代謝產物和液體平衡紊亂的臨床綜合征。AKI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缺血性腎損傷(如由于心臟泵血功能不足導致的腎臟灌注不足)、毒性腎損傷(如藥物或對比劑引起的腎損害)、梗阻性腎病(如尿路結石或前列腺增生導致的尿液流動受阻)以及腎小管損傷(如重癥感染、炎癥或自身免疫疾病導致的腎小管壞死)。
急性腎損傷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急性腎損傷的癥狀
腎小球腎炎病情較輕的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而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 虛弱和疲倦
- 排尿減少
- 腳、腳踝或腿部腫脹
- 惡心
- 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 神志不清
- 胸部有壓迫感或疼痛
- 抽搐或昏迷
此外,AKI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心臟和大腦。
- 詳情請瀏覽(急性腎損傷:你能夠及時識別這些癥狀嗎?)
患上急性腎損傷的原因
腎臟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血壓、藥物、整體健康狀況、飲食和飲水量。 急性腎損傷的發生方式有很多種。任何快速損害腎臟的因素都會降低腎臟的工作能力。
急性腎損傷的病因主要有三種:
- 血流量減少
- 直接損傷腎臟
- 尿路堵塞
- 詳情請瀏覽(急性腎損傷:如何識別這些潛在的病因?)
如何診斷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診斷過程有幾個部分。它包括體格檢查和病史,以記錄癥狀及其發展時間表。這包括檢查藥物,以確定藥物的副作用是否是一個因素。
檢查還包括檢查其他器官,以發現可能表明病因的癥狀。例如,皮疹可能提示血管炎,某些眼部問題可能提示糖尿病。
診斷還需要進行以下部分或全部檢查:
- 基礎代謝全套檢查:該血液檢查可測量腎臟從血液中清除的廢物,以及葡萄糖和電解質,如鈉和鉀。
- 腎小球濾過率(GFR):這項血液檢查有助于估計腎功能是否有所減退。
- 尿液分析:測量尿液中的蛋白質、電解質和其他物質。
- 尿量測量:這包括跟蹤一個人每天排出的尿量。
- 影像學檢查:CT 掃描和超聲波可提供腎臟結構的圖像,可能會有所幫助。
- 腎活檢:雖然不常見,但當多種疾病都有可能發生時,醫生會使用這種方法來幫助確定病因。它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診斷出病因,從而進行更及時有效的治療。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原理和機制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AKI)的機制涉及多種生物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免疫調節作用:間充質干細胞(MSCs)能夠通過調節免疫反應,促進巨噬細胞從促炎型向抑炎型的轉變,抑制炎癥細胞的浸潤,并減少干擾素γ的產生,從而發揮保護作用。
- 抗炎作用:干細胞能夠抑制全身和局部的炎癥反應,減少腎臟的損傷。
- 抗凋亡作用:AKI期間,腎臟細胞可能會發生程序性死亡,即凋亡。干細胞能夠分泌抗凋亡因子,如生存素(survivin)和Bcl-2家族蛋白,從而保護腎臟細胞免受損傷。
- 抗氧化應激:干細胞能夠減輕氧化應激,保護腎臟免受進一步損傷。
- 促進血管新生:干細胞能夠促進新的血管形成,改善腎臟的血液供應。
- 旁分泌作用:干細胞能夠通過旁分泌途徑分泌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細胞外囊泡mRNA、miRNA及蛋白質,這些成分可能介導干細胞的腎保護作用。
- 組織修復和再生: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力,能夠分化成腎細胞前體細胞,并可能參與受損腎臟組織的修復和再生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干細胞有助于替換受損的腎臟細胞,恢復腎臟功能。
- 抗纖維化:干細胞有助于減少腎臟纖維化,保持腎臟組織的健康。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植入方式
以下是植入階段遵循的結構:
- 靜脈給藥
- 解放血管成形術
- 鞘內(腰椎穿刺)
- 動脈內
- 皮下
- 中風的外科治療
- 肌肉注射
修復與再生: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臨床應用
2019-2020年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臨床案例
2019年12月,一名50歲男性在使用阿奇霉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持續的雙側側面疼痛、不適和腹瀉。2020年1月,他在美國尋求醫學關注。實驗室分析顯示,他的肌酐水平(6.2 mg/dL)、C-反應蛋白(74 mg/L)和鉀(6.4 mmol/L)均升高。進一步檢查顯示,他患有IgA腎病,并伴有高血壓。

2020年3月,患者接受了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治療。在體檢時,他的血壓為160/90 mmHg(重復后為150/110),脈搏為90 bpm,因此他同時服用阿達拉?(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
在3天內,患者共靜脈注射了1.2億個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并為此提供了書面知情同意書。給藥后立即測量生命體征,同時給藥后30分鐘也繼續測量生命體征,并記錄任何不良事件。
接受hUC-MSC治療后,患者對治療過程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在給藥期間、給藥后或任何隨訪中均未報告不良事件。
- 在1個月的隨訪中,患者的血壓降至130/80mmHg,他報告說感覺“好多了”。
- 在2個月的隨訪中,血液檢查顯示他的血紅蛋白為15.3 g/dL,紅細胞壓積為44.4%。
- 在6個月的隨訪中,患者的病情經歷了顯著和持續的改善:他的血壓讀數正常(120/80 mmHg),肌酐水平保持在1.0 mg/dL。同時,由于血壓改善,他不再需要服用硝苯地平。


這一臨床案例表明,UC-MSC給藥療法對該IgA腎病患者是安全、耐受性良好且有益的。它不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肌酐水平和血壓,還改善了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2021年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臨床案例
2021年9月13日,日本湘南綜合醫院的細胞治療研究團隊在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干細胞轉化醫學》上發表了研究論文,報道了他們利用自體干細胞移植成功治療急性腎損傷患者的經驗。

據報道,此次治療是使用的自體動員的外周血CD34+的細胞移植治療嚴重急性腎損傷的I/II期臨床試驗的首例治療。在細胞移植治療完成后,患者腎功能得到了長期改善,最主要的表現為血清肌酐水平的改善。

2023年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臨床案例
2023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針對急性腎損傷開展的“人羊膜上皮干細胞治療危重患者急性腎損傷的臨床研究”通過國家衛健委備案。

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7月22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臨床研究項目有9項。其中已完成的有1項。

截止2024年7月22日,國內中國知網cnki.net網站上已經有174個干細胞治療急性腎損傷的相關文章。

治療急性腎損傷的輔助療法
- 血液凈化技術:包括血液透析和血液濾過,它們可以快速清除體內的毒素和過多的水分,緩解癥狀,為腎臟功能恢復創造條件。
- 藥物治療:使用藥物如利尿劑、血管活性藥物、抗生素等,根據具體病因和癥狀進行治療。利尿劑幫助排出多余的水分,血管活性藥物調節血壓和血流動力學,抗生素用于治療感染等。
- 營養支持:提供適當的營養,包括蛋白質、能量、電解質和維生素等,以支持機體代謝和腎臟功能恢復。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詢和支持,幫助患者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困擾。
- 生活方式調整:指導患者調整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等,以促進身體健康和預防疾病復發。
討論
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 干細胞的選擇和來源:選擇最合適的干細胞類型和來源對于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 治療的安全性:確保干細胞治療不引起不良反應,如腫瘤形成或免疫排斥。
- 療效評估:開發敏感的生物標志物和臨床評估工具,準確評估干細胞治療的效果。
- 倫理和法律問題:解決與干細胞研究和治療相關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結論
干細胞治療為急性腎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盡管目前仍存在許多挑戰,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干細胞治療有望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有效手段。未來的研究需要集中在提高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以實現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