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閉癥是什么?
自閉癥,又稱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是一組會伴隨人終生的神經發育障礙。目前,自閉癥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現有研究表明,它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隨著社會對自閉癥的認知不斷加深,科學界對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的研究熱情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據加拿大政府統計,每50名加拿大兒童中就有1名被診斷患有自閉癥。換言之,大約每兩個普通教室里就會有一名自閉癥兒童。這些人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并將永遠如此。深入了解自閉癥相關知識,能讓我們通過有效的溝通與理解,和他們一起更好地成長。[1]
自閉癥的最新定義
自閉癥的新定義主要體現在《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從多分類系統轉變為譜系內的單一診斷。?這意味著,像阿斯伯格癥這樣的疾病,以前被認為是獨立的,現在被歸類為更廣泛的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的一部分。[2]
DSM-5強調社交溝通和互動方面的持續缺陷,以及受限的、重復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現在,嚴重程度分為三個級別(需要支持、需要大量支持和需要非常大量的支持),而不是單獨的診斷。
為什么有些人會患有自閉癥?
自閉癥是一種復雜的發育障礙,受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但其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它并非由單一因素引起,而是由遺傳基因突變和某些情況下懷孕期間或早期發育過程中的其他因素的組合。?
以下是潛在影響因素的細分:
1.遺傳因素:
遺傳基因突變:很大一部分自閉癥病例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這些突變可能是父母遺傳的,也可能是自發發生的。?
特定基因突變:據 MedlinePlus Genetics 稱,一些罕見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異常可直接導致ASD,通常會導致更嚴重的綜合癥,還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3]
基因-環境相互作用: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也正在研究中。例如,孕婦的基因構成可能會影響她對環境暴露的反應,進而可能影響孩子的發育。?
2.其他潛在因素:
年長的父母:據澳大利亞自閉癥意識組織稱,年齡較大的父親和母親生下自閉癥孩子的風險都會略微增加。[4]?
懷孕和分娩期間的并發癥:懷孕或分娩期間的某些并發癥也可能增加風險。?
特定遺傳條件:一些遺傳疾病,如唐氏綜合癥、脆性X綜合癥和雷特綜合癥,已知與較高的自閉癥風險相關。?
環境因素:雖然環境因素的作用仍在研究中,但研究表明,懷孕期間或早期發育期間的某些接觸可能發揮作用。?
總而言之,自閉癥是一種受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復雜疾病。 雖然其確切病因仍在研究中,但目前尚無單一病因,也沒有證據表明疫苗會導致自閉癥。
自閉癥的常見誤區

1.自閉癥并非所有患者都一模一樣:它是一個譜系,每個患者都有獨特的個性、能力和偏好,受影響的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不能用某一個患者的情況去推斷其他患者。
2.自閉癥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問題,是大腦發育的差異:它本身不是病態,就像左撇子或色弱一樣屬于人類多樣性。康復訓練的目標是幫助他們提升生活技能,比如溝通或穿衣,而不是消除自閉癥特征,而是教他們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應對挑戰。
3.認為自閉癥象征著非凡的智力或藝術才能是錯誤的:影視作品中“孤獨天才”的形象是刻板印象,現實中更多自閉癥者有普通天賦和特殊需求。有人可能有超強記憶力,但更多人只是在特定領域需要更多支持,比如學習社交技巧。
4.自閉癥不等于智力低下:很多自閉癥患者智力正常或偏高,只是在某些領域學習方式不同,但這不代表理解能力差。
5.自閉癥患者不會說話并不意味著無法表達或溝通:沉默不等于沒有想法,只是他們的溝通方式不同。借助輔助技術和訓練,許多自閉癥兒童正在不斷增強表達能力,即使無法大聲說話也能傳遞豐富信息。
6.自閉癥患者有情感,只是表達方式可能不同:自閉癥者并非缺乏情感或社交需求。他們能感受到快樂、悲傷和同理心,只是可能不擅長解讀肢體語言或理解諷刺。他們對愛和關懷的渴望與常人無異,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比如可能不會擁抱,卻會用其他方式傳遞情感。
7.自閉癥患者可以實現成功與獨立生活:許多自閉癥者完成學業、找到工作,甚至獨立生活,他們的成就標準因人而異。學會系鞋帶、第一次叫媽媽,或是贏得游泳比賽,都是值得慶祝的進步。每個自閉癥者都有潛力以獨特方式實現自己的價值。
8.自閉癥診斷也不應令人恐懼:雖然初次得知診斷時難免焦慮,但這其實是開啟支持系統的新起點。隨著社會對自閉癥的理解加深和資源增多,今天的自閉癥者比以往擁有更多可能性,他們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獲得尊重和幸福。
關于自閉癥的常見問題
參考資料:
[1]https://psychiatryonline.org/doi/book/10.1176/appi.books.9780890425596
[2]https://www.canada.ca/en/public-health/services/publications/diseases-conditions/autism-spectrum-disorder-canadian-health-survey-children-youth-2019.html#a3.1
[3]https://medlineplus.gov/genetics/condition/autism-spectrum-disorder/
[4]https://www.autismawareness.com.au/navigating-autism/causes-of-autism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