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逼尿肌功能障礙
逼尿肌,膀胱壁由三層組織組成,由內向外為粘膜層,肌層和外膜。肌層由平滑肌纖維構成,稱為逼尿肌,逼尿肌收縮,可使膀胱內壓升高,壓迫尿液由尿道排出。尿無力、尿不盡以及尿等待,是膀胱逼尿肌收縮力量減弱而引起的癥狀。

逼尿肌收縮力減退 (DH) 可能是由尿路上皮、上皮下組織功能障礙和(或)逼尿肌功能障礙所造成的。隨著時間的流失,DH患者會出現使病情惡化的體征和癥狀。例如排尿后殘留物含量高,將導致尿路反復感染、尿路結石形成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迄今為止,還沒有恢復膀胱收縮功能的有效治療方法。
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可逆轉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逼尿肌活動減退
近日,巴西干細胞、細胞治療和遺傳毒理學研究中心在《biomedicines》期刊上發表一篇關于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可逆轉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逼尿肌活動減退的文章,該文章闡述了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聯邦大學和遺傳毒理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對一名被診斷患有DH和CRF的患者接受了兩次移植2×106間隔30天的自體間充質基質細胞恢復了膀胱的收縮強度并使他的腎功能正常化。患者在細胞治療前的ICIQ-SF評分為19分,移植后該評分降至1分。

結果
結果表明,如尿流測定法所評估的,他的排尿功能、尿流和尿量都有改善。(如表1所示)。

此外,治療后進行的尿動力學研究顯示最大流量從2mL/s增加到23mL/s,最大流量下的逼尿肌壓力從21cmH2O增加到46cmH2O和從31到161的BCI,表征良好的逼尿肌收縮。
在移植期間和之后對患者進行臨床隨訪,以檢查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患者還接受了尿培養檢查。

臨床研究結果
在移植期間和之后對患者進行了臨床隨訪,以檢查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但未觀察到任何并發癥。尿培養檢查未顯示任何感染。
移植完成后總共60天,患者接受了新的尿動力學研究。最初的尿流測定顯示最大流量為21mL/s,平均流量為6mL/s,尿量為232mL,殘留量為20mL。差異性膀胱測壓顯示最大膀胱容量為450mL,膀胱順應性為50mL/H2O,敏感性降低,沒有損失或不自主的逼尿肌收縮。流量-壓力研究顯示最大流量為23mL/s,PdetQmax為46cmH2O。尿量為537mL,BCI達到161。
ICIQ-SF問卷上的分數只有1分。
隨訪6個月,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情得到逆轉。這一事實保證了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和他退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在移植前每周進行 3 次。
討論結果
在傳統療法缺乏令人滿意的結果的背景下,事實證明,AMSCs療法可有效逆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狀況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這種改進表現為他的ICIQ-SF分數減少了18分,這是一個在該領域廣泛使用的經過國際驗證的問卷。
患者生活質量及其腎功能的改善也支持通過尿流率測定法評估的排尿功能、尿流和尿量的改善。此外,治療后進行的尿動力學研究顯示最大流量從2mL/s增加到23mL/s,最大流量下的逼尿肌壓力從21cmH2O增加到46cmH2O和BCI從31到161,表征良好的逼尿肌收縮。這些值使患者免于DH的診斷,并證明由DH引起的慢性腎衰竭得到逆轉。
結論
總之,我們推斷,在本例中,自體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被證明是一種可行的治療選擇,因為患者恢復了膀胱收縮力,從而逆轉了他的慢性腎功能衰竭。
參考資料:Coelho, H.R.S.; Neves, S.C.d.; Menezes, J.N.d.S.; Antoniolli-Silva, A.C.M.B.; Oliveira, R.J.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Reverses Detrusor Hypoactivity in a Chronic Kidney Patient. Biomedicines 2023, 11, 218.
https://doi.org/10.3390/biomedicines11010218
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