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顯著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其特點是臨床表現高度多樣化,可影響身體的任何器官 。SLE的常規治療主要依靠大劑量皮質類固醇、環磷酰胺(CYC)等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盡管這些藥物顯著改善了SLE患者的預后,但部分患者的疾病控制仍不盡如人意 。
此外,傳統的治療方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例如感染、卵巢功能衰竭和繼發性惡性腫瘤,這仍然是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更有效但毒性更小的治療方法。

間充質干細胞 (MSC) 是一種多能非造血祖細胞,可以從各種組織中分離出來,并且能夠分化成多種間充質來源的組織。這些多能細胞還可以分化為內胚層和神經外胚層譜系,包括神經元、肝細胞和心肌細胞。MSC可以調節同種異體免疫細胞反應,包括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 (NK) 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此外,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表達而導致的固有低免疫原性使MSC能夠逃避同種異體抗原識別。這些特性使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為有前途的方法,用于預防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并作為一種有前途的潛在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
干細胞移植對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4年隨訪研究
方法與評估指標:在這里,我們觀察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移植 (MSCT) 在難治性SLE患者中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納入了87名持續活動的SLE患者,這些患者對標準治療無效或有危及生命的內臟受累。收獲同種異體骨髓或臍帶來源的MSCs并靜脈內輸注(1×106細胞數/公斤體重)。
主要結果:是生存率、疾病緩解率和復發率,以及與移植相關的不良事件。
次要結果:包括SLE疾病活動指數 (SLEDAI) 和血清學特征。
結果
在4年的隨訪期間,平均隨訪時間為27個月,總生存率為94% (82/87)。1年時臨床完全緩解率為28% (23/83),2年時為31% (12/39),3年時為42% (5/12),4年時為50% (3/6)。1年的復發率為12% (10/83),2 年為18% (7/39),3 年為17% (2/12),4 年為17% (1/6)。總體復發率為23% (20/87)。

SLEDAI評分、血清自身抗體、白蛋白和補體水平的顯著變化所揭示的那樣,疾病活動度有所下降。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血清白蛋白和補體3水平得到改善。大多數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在移植后3個月恢復正常,此后保持穩定。

SELENA-SLEDAI評分在MSCT后長達4年內顯著改善(圖3A)。通過24小時蛋白尿評估的腎臟受累在MSCT 后 6 個月、1 年、2 年、3 年和4年得到改善。

在4年的隨訪中,共有5名患者 (6%) 在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死于非治療相關事件,未觀察到移植相關不良事件。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導致耐藥SLE患者的臨床緩解和器官功能障礙的改善。
總結
該試驗提供的證據表明,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可以安全地用于治療難治性和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從而導致疾病臨床緩解和器官功能障礙的改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作為一種新的細胞療法可以引入治療難治性和嚴重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